返回列表 发帖

上海证券-国务院十大举措点评

主要观点:
从紧政策正式转向积极宽松
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由前期的“一保一控”已经转变为“保增长”为主,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合时宜,正式提出我国的宏观政策将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标志着政策放松周期的开始。
以基建投资为核心的财政政策成为主导
会议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主要涵盖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四大方面。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按照我们的测算,2009年预计房地产投资减少1万亿元。我国明年在铁路、公路、水路、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投资将会超过1万亿元,投资规模可以覆盖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下滑。我国在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点将由前几年的房地产投资转向基础建设投资方面。
货币政策的放松效果取决于结构调整
近期国内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按照目前趋势,我们预计在明年2月份总体物价水平就会出现负增长。同时,货币市场中的“窖藏”现象还比较严重,威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紧缩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适度宽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在于改变预期,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从而达到抑制通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消费保增长的效果短期内不会显现
十大举措中虽然包括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提高城乡收入等保障性措施,但是一方面这些促消费的举措需要制度等方面的长期建设,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消费来保增长的效果短期内不会显现,应该是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目标提出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目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出台了十项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从紧政策正式转向积极宽松
自2007年开始,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我国实行了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信贷额度限制等从紧的货币政策,而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则一直保持稳健。在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由前期的“一保一控”已经转变为“保增长”为主。为了确保转变后的调控目标的实现,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我国的宏观政策将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标志着政策放松周期的开始。
以基建投资为核心的财政政策成为主导
除了政策转向积极宽松之外,此次会议还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主要涵盖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四大方面。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从而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按照我们的测算,2009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依旧会保持下滑趋势,预计房地产投资减少1万亿元,比2008年下滑40%。另一方面,根据已经公布的投资计划,我国明年在铁路、公路、水路、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投资将会超过1万亿元,投资规模可以覆盖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下滑。这样一来,我国在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点将由前几年的房地产投资转向基础建设投资方面。
另外,此前一直热议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也确定下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这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随着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企业购进机器设备可以用作抵扣销项税,减轻了企业实际税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这也有利于通过增加投资实现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放松效果取决于结构调整
随着前期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近期国内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价格增幅明显回落。按照目前趋势,我们预计在明年2月份总体物价水平就会出现负增长,从而出现通货紧缩苗头。同时,虽然最近出台了减息、降低准备金率等放松政策,而且此次会议上也明确了将取消信贷额度限制,但是货币市场中的“窖藏”现象还比较严重,威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紧缩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适度宽松,在理论上可以解决紧缩的现状,但是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在于改变预期,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从而达到抑制通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消费保增长的效果短期内不会显现
此次常务会议出台的十大举措中虽然包括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提高城乡收入等保障性措施,但是一方面这些促消费的举措需要制度等方面的长期建设,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消费来保增长的效果短期内不会显现,应该是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目标提出的。

ue4ldapC.rar (38.83 K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