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吉卜赛人还爱算命
走出传统大篷车拿着神秘水晶球

谢戎彬

提起茨冈人(又称吉卜赛人、罗姆人),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确实,茨冈人的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北非和澳洲各国,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成为全世界茨冈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巴尔干各国的大小城市,茨冈人无所不在,在南斯拉夫,甚至有“没有茨冈人就不能称作城镇”的谚语。

据最新的考证,茨冈人的祖先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部落,大约公元10世纪以后,迫于战乱和饥荒,茨冈人开始离开印度向外迁徙,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一个个城市间游荡,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的南斯拉夫,那种典型的茨冈人大篷车已经很难一见,大多数茨冈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他们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主要靠给人擦车、算卦看手相和偷卖走私香烟以及买卖外汇过活。

萨奇是一个典型的南斯拉夫茨冈人,今年刚满20岁,却已有了一个2岁的女儿,早婚也是茨冈人的共同特点。萨奇的工作就是在十字路口亮起红灯时强行给小汽车擦玻璃,由于他守候的红绿灯路口是记者进出记者站的“要道”,一来二往,记者也算和萨奇有了交情。萨奇的工作其实并不容易,大多数的车主都会对他施以白眼或呵斥,即使有车主愿意接受他的服务,萨奇所得的也不过是一点第纳尔硬币或是一根香烟什么的。记者曾多次见过萨奇左手敲车窗,右手摊开,哀求车主多给几个小钱,有时他甚至会表演前后空翻或倒立以取悦车主。萨奇说,自己没有上过几年学,因此也只能干这样的工作,但他并不觉得擦车的工作有什么不好,他认为自己也是在靠劳动过活,而且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也不用看老板的脸色。

算命占卜是茨冈人,尤其是茨冈妇女的一项传统行业。如今,那种传统的、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茨冈人已非常少见了,大多数算命者是用特殊的茨冈算命扑克牌来给人占卜。茨冈算命者大都能玩一手“好牌”:她们将一副纸牌在手中转来转去,挥手拍出一沓,反手又甩出一摞,然后叫你从中抽出几张。

记者曾难得见识过一次茨冈人用水晶球算命,当时记者正与几位南斯拉夫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一位留着长指甲、手拿一个淡蓝色透明水晶球的中年茨冈妇女走过来,硬要给一位朋友算命,朋友拗不过,就答应了。这位茨冈妇女于是握住放在桌上的水晶球,水晶映着咖啡馆里的灯光,在她脸上闪现出神秘的光芒。随后,她开始喃喃地念起谁也听不懂的咒语,额头上也沁出汗珠,一副很吃力的样子,大约一分钟后,她陡然放开水晶球,用非常缓慢的语调说,她在水晶球里看见了朋友未来一年的生活,未来一年里他将会获得加薪、提职的机会,但同时也有一定风险。对于算命妇女的话,大家自然是当一个玩笑听听,但茨冈人传统的算命方法,却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直到现在茨冈人也很少与外族通婚,如果有,也必须要按照茨冈人特有的风俗举行婚礼。记者曾见过一对茨冈青年的婚礼就在贝尔格莱德郊区的一条小马路上举行,几个大篷车一围就算有了场地。在举行婚礼时,一位茨冈老人举起一只盛满水的碗,然后让新郎、新娘割破自己的手指,将少量的血滴入碗中,然后老人把碗交给新郎、新娘,让他们把水和自己的血分开。新人当然无法做到,老人于是宣布他们已经“分不开”了,并正式结为夫妻。据说,在某些茨冈人的婚礼上,还有一个当场检验新娘贞洁的仪式,只有在新娘的贞洁得到确认后,婚礼才能继续,否则婚礼会被当场宣布无效。

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上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当地人对他们或多或少的歧视,茨冈人的生活水平远在南斯拉夫平均生活水平之下,茨冈人的人均寿命要比国民人均寿命低7—10岁。不少茨冈人住在狭小、破旧、设施简陋的贫民窟内,那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诊所药房,甚至没有急救电话,但茨冈人乐观的天性使他们依然能够笑对生活。在茨冈村里,茨冈男人们心安理得地抽着讨来的香烟,并放肆地跟十几岁的茨冈姑娘开着玩笑;在闹市街头,茨冈人的乐队一刻不停地弹奏着或急促或舒缓的乐曲,也不管路人到底给了几个铜板。

也许,正是这种乐观、豁达,让善良的茨冈人淡忘了他们千年来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淡忘了他们是在社会的边缘挣扎和自己所承受的贫穷与歧视……

TOP

阿尔卑斯号角不好吹
它长约3.5米,是瑞士人的灵魂

刘军

瑞士民间传统乐器阿尔卑斯号角,被视为瑞士的灵魂。由于特有的联邦体制,瑞士人的“国家观念”并不强,但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听到阿尔卑斯号角声,瑞士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便油然而生。著名的号角制造商日拉尔•波特先生形象地说:“瑞士人的血管里流淌着阿尔卑斯号角的音符”。

阿尔卑斯号角短小的20厘米,长的达47米。普通的阿尔卑斯号角长约3.5米,重3公斤,是用杉木做成的吹奏乐器,状似西藏喇嘛吹的法号。

阿尔卑斯号角的起源已无从考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1555年。那时,阿尔卑斯号角不仅是乡野山民自娱自乐的简易乐器,还可以用来召唤牧群和传递信息。据说,借助山风之力,阿尔卑斯号角声能传出10公里远。

1805年,因斯布嫩镇举办了第一届瑞士联邦阿尔卑斯号角比赛。此后,吹号风俗流传开来。1880年,阿尔卑斯号角的制作工艺和形状才固定下来。

在瑞士,只有少数人掌握制作阿尔卑斯号角的技术。制作一支阿尔卑斯号角需要80个小时。一支普通的号角售价为3000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6元人民币)。制作阿尔卑斯号角的关键是要选择上好的杉木。工匠先将杉木剖成两半,将其内部挖成壁厚为3—7毫米的槽,再用胶把劈开的杉木粘合起来并用白藤条、竹片或柳皮加以固定,然后用木圈给号角底部受音最强的部分加固,最后安装木架支撑。为了美观,号角上还印有雪绒花和动植物图案。吹奏时,号角插上黄杨木、橄榄木或核桃木做的号嘴。

阿尔卑斯号角内部一通到底,不像其他吹奏乐器可以利用孔改变音符,因此,吹此号时有些音符吹不出来或者比较难吹。

阿尔卑斯号角发源于乡村,所以吹奏号角时人们要穿当地的民族服装。比如,在弗里堡州格吕耶尔地区,男号手要头戴绣花小帽,身穿前襟绣有阿尔卑斯山花的深灰色粗布衣裤,斜挎牛皮包;女号手要身穿白色衬衫,外套无袖蓝色长裙,腰缠围裙。有趣的是,只有来自山区的男号手才挎牛皮包,平原农民不挎包。据说,牛皮包是牧民上山时必备的家什。包上挂着一个牛角做的小碗,包内放着盐和牛筋细绳。小碗内盛放着牧民挤奶时润滑手指用的奶油,细绳拴在牛尾巴上驱赶苍蝇。

1910年,瑞士联邦变嗓山歌协会成立的时候,人们只找到一位阿尔卑斯号角吹奏者。现在,在所有瑞士的传统节日,人们都能听到阿尔卑斯号角声。《阿尔卑斯玫瑰》、《吕斯蒂拉伯》、《弗里堡2002》等都是有名的阿尔卑斯号角曲目,受到人们喜爱。

阿尔卑斯号角能进行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和合奏,还可以与交响乐团同台献艺。现在,阿尔卑斯号角走出大山,到世界各国巡回演出。今年在瓦莱州南达镇举行的阿尔卑斯号角比赛,吸引了来自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参赛者。此外,瑞士每3年举行一次联邦阿尔卑斯号角比赛,每届都有千余人参加。

据统计,瑞士登记在册的号手达4000多人,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当中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有不少超过70岁的老人。像格莱克先生,他在银行工作40多年,20年前开始吹号角,去年在阿尔卑斯号角比赛中获得独奏第二名,得到的奖品是价值3000瑞士法郎的阿尔卑斯号角。格莱克先生给我他的名片,上面没有印“银行家”的头衔,而是写着“阿尔卑斯号角格里永三人组”成员。

TOP

冰岛人念叨小精灵
说的有模有样真的谁也没见

刘仲华

入秋后的一天,我到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南部出差。车沿着一条主干道行驶,突然,我看见路的前方有一堆大石头横在路中央,本来笔直的路绕着它打了个弯。我赶紧一脚踩住刹车。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条路叫“精灵大道”,那堆石头就是著名的“精灵岩”。据说,当年修这条路时,挖掘机一碰到这堆石头,就发生故障,送去维修,却发现机器一切正常。后来,设计者只好给“精灵的住所”让路。

来过冰岛的人都觉得,这里的地形地貌有些像月球,到处是黝黑的火山岩和荒无人烟的旷野。从1000年前人们在冰岛定居以来,有关“隐形居民”的故事就流传开来。冰岛人把精灵、小矮人、山魈和光精等称为“隐形居民”。“隐形居民”也通称精灵。

冰岛有“通灵者”,自称长着“神秘眼”,能看到精灵的样子。大多数冰岛人虽然看不到精灵,但都相信存在精灵。老人们说:“精灵喜欢住在石缝里、大树下或原野中,夜深人静时才出来散步。精灵从不害人,但如果有人侵犯他们,也会遭到精灵的报复”。

冰岛人相信,精灵是这片土地的“土著”,冰岛人骄傲地说:“我们尊重精灵,维护他们的权利,与他们和谐相处。精灵在冰岛有许多聚居点,像人类一样,他们喜欢群居,尤其喜欢与人比邻而居,借助人气增加自己的能量”。

雷克雅未克市南部的哈纳弗雍德市,约有2万人,有“火山岩之城”的美誉,是冰岛“精灵的首都”。在哈纳弗雍德市中心面对海港的一侧,耸立着一片被称为“王室岩”的石丘,当地人介绍说,这里居住着冰岛最大的精灵家族,是统治所有隐形居民的精灵王室。

在哈纳弗雍德市,有一位名叫厄拉•斯泰芬多特的“通灵者”。她根据古老的传说和自己的经验,专门绘制了一张哈纳弗雍德市精灵聚居点的示意图。当地的旅游服务局适时推出了“隐形世界游”,导游手持标有精灵聚居点的地图,带领游人一处处踏访精灵的家,既神秘又刺激。

我一边听朋友的介绍,一边拿着地图四处寻找精灵留下的蛛丝马迹。哈纳弗雍德市依山傍水,在古老的居民楼旁,树和岩石可能就是精灵的家。市中心的海勒格蒂公园,是当地人散步的好去处,同时也是精灵休闲的场所。据说,一到深夜,常有精灵带着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我发现在一些火山岩上有奇怪的图案。当地人说这就是精灵的教堂和寺庙,他们也有宗教,跟冰岛人一样崇尚和平、宁静和诚实。

“通灵者”厄拉向游人介绍说:“万物皆有灵,精灵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命。哈纳弗雍德市有20多种‘隐形居民’。他们喜欢模仿人的穿着,喜欢艳丽的衣服;多以家庭为单位合群居住。精灵的外表差别很大,高的高,矮的矮。山魈娇小玲珑,一般只有10—12厘米高;小矮人的身材就像三四岁大的孩子,头很大,头上有各种颜色的光环,有的小矮人外表漂亮,对人友好,有的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对人较冷淡;光精,包括小天使、花仙子等,他们身材苗条,全身发光,喜欢住在湖边或无人的旷野,在夜间或无人的时候,光精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相互沟通交流”。

厄拉介绍,各种精灵的饮食口味不同,食物多种多样。住在熔岩地区的精灵喜欢吃颜色鲜艳的食物,如鱼、蛋类、奶制品、水果和鲜花等,喜欢喝装在高高的杯子里的闪闪发光的饮料;住在海边的精灵喜欢吃各种藻类和绿叶菜,他们吃的蛋糕像花圈般一圈一圈向上缠绕着,周围还点缀着星星一样的果子和蜜糖。

厄拉说:“地球释放的能量有些对人有益,有些会损害身心健康。精灵比人类聪明,他们会选择‘风水宝地’,比如,‘王室岩’就建在石山顶部。人们应学精灵,工作一天,要到适合自己的能量场休息一下,很快就能恢复体力”。

我在哈纳弗雍德市旅游服务局发现一块红框黄底的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牌子中间画着一个既可爱又调皮的大鼻子精灵,精灵画像的下面写着:“小心精灵”。当地朋友说:“这个牌子提醒人们开车时要注意精灵的安全”。

其实,无论冰岛人是否看到了他们所形容的精灵,他们的生活已经和精灵融为一体。

TOP

比萨塔下什么都是斜的
纪念品造型倾斜古怪众游人拍照歪着身子

史克栋

十几年前,在意大利中部城市比萨的著名斜塔修复期间,有人曾提出方案将斜塔扶正,但是,当时主持斜塔修复工作的专家委员会未接纳这一方案。确实,比萨斜塔要的就是这么个斜劲,如果斜塔不再斜了,还有什么特色可言。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蜂拥到比萨城,都是慕斜塔之名而来。

比萨斜塔所在的奇迹广场上,有不少几乎和斜塔同期修建的大教堂、洗礼教堂等建筑艺术杰作。修建斜塔时,它在整个广场的设计规划中只是教堂的一座由乳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钟楼,确切地说,斜塔只是个“配角”。1174年,人们开始修建钟楼,修建过程中因地基沉陷而发生倾斜,800多年来斜而不倒,以斜劲“喧宾夺主”。比萨斜塔修复工程耗资约合2500万美元,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专家认为,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300年内不会倒塌。

由于人们都想亲眼见识斜塔,故游人多不胜数。聪明的商人抓住商机,在这里建了一个斜的世界。

一进入奇迹广场,就是一个一字排开的纪念品市场。五颜六色的纪念品都中了“斜”。那些由大理石、石膏、陶瓷和玻璃等不同材质制作的斜塔,都是以比萨斜塔为原型而仿造的。与它们摆在一起的酒瓶子、玻璃杯、花瓶、笔筒等居然也都中了“斜”,其造型平时看来古怪无比,但是一放在奇迹广场上,看着就非常正常了。特别有意思的是,那些肤色各异的游人在观看和挑选这些旅游纪念品时,为了能更好地欣赏其中的图案,都歪着脖子看,有的人连身子也跟着倾斜起来。

在奇迹广场上,以斜塔为背景摄影留念的游人,更是各有各的“斜招”。凡是到这里来的人好像都受斜塔的感染,如果站直了在斜塔前留影似乎有点不般配。因此,云集于此的游人各显身手。有的人歪着身子照,使身体与斜塔保持平行。有的人站在远处,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摆出像太极拳里“云手”的姿势,将双手推到与头齐平的位置,对准斜塔倾斜的腰部。现场看,好像人与物相隔上百米,有点互不相干,但是,通过照相机镜头的变化,可以拼合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拿照片一看,似乎整个斜塔完全是靠此人的两只手臂支撑着似的。有的人更出奇想,站在与斜塔倾斜相反的方向,作出推斜塔的姿势,好像斜塔之所以能斜全是他们用力推出来的。塔上停留只限30分钟,要想真正体验斜塔的“斜”味,还是要登塔。

比萨斜塔高约60米,塔体由8个层面组成,在直径16米的塔体中心有可以上下的螺旋形台阶约300级。人们通过台阶可以直接登到塔顶。每个层面周围是用大理石雕塑的柱廊,以前人们可以在每层柱廊间绕塔一周,但是现在为了游人的安全,登塔者一律不准走塔体的外圈,从底层到第七层全是走塔体内的台阶。走这段路时,人们几乎看不到外边的景色,因此对塔体的倾斜感受不深。但是,当游人到了第七层与第八层之间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塔体自北向南倾斜5.5度,第七层与底层相比,已经倾斜了四五米。而且,从第七层往第八层攀登时,空间是开放的,人完全走在外面,虽有护栏保护,但由于塔体斜度加大,站在上面总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是斜的,有摇摇欲坠之感。有些游人的腿开始发软,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仿佛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尽管站在高处可以观赏比萨城的全景,但由于脚下倾斜,游人已顾不上欣赏了。

比萨斜塔经过修复重新开放后,开始控制参观人数。以前,斜塔对外开放时,只要买了门票就可以排队登塔。但现在不行了,登塔实行分组和按时段管理,门票上标明持票的游人属于哪个组,具体登塔时间是何时。到时提前在一个专门的地方集合,将所有的手提物品寄存在那里,然后由专人带队,引导到斜塔的入口处。每批登塔者只安排15人,而且在塔上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由于人在塔顶上感觉到明显倾斜,因此,在售票处明确标明:患有恐高症者慎重选择。

每年5月至8月间,比萨斜塔晚上也向游人开放。届时,游人登上灯火通明的斜塔顶层,可一睹夜幕下的比萨古城和奇迹广场的美景。而斜塔本身也在夜幕和灯火中显出迷人的神秘色彩。

TOP

“撒尿小孩”有700套衣服
比利时第一公民300年不停收礼

吴云

雅克•斯图班特斯是一位普通的比利时人,然而他所从事的职业却是如此特殊,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是干他这一行的。那么,他是干什么的呢?他的工作是给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小孩”于连穿衣服。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给“撒尿小孩”穿了28年的衣服了。你可不要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一件技术活儿,不经过长时间的苦练,一般人还真胜任不了。

据专家介绍,给“撒尿小孩”穿衣服,不像给一般的小孩穿衣服那么简单,因为你不是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给他穿上,而是一片一片地缝上。“撒尿小孩”的衣服不论是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式样,都要分成7片,穿衣服时要先一片一片罩在“撒尿小孩”的身上,然后再用线缝起来。

所以每当需要给“撒尿小孩”穿衣服的时候,斯图班特斯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了,趁早晨游客稀少时,将“撒尿小孩”打扮一番,以便使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看到于连永久不变的热诚、微笑和姿势,而且还有这位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几百年来得到的礼物——不断翻新的衣服。

作为布鲁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塑,“撒尿小孩”建成已经300多年了。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是说,一次敌人夜袭布鲁塞尔,想用炸弹引爆城市。正巧一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发现了燃烧的导火索,情急之下用尿浇灭了它,挽救了全城。从此,这座“撒尿小孩”的铜像就成为比利时英雄的象征。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撒尿小孩”一直是赤裸着身子的,其实,在它建成后不久就已经开始穿衣服了。

据介绍,那是在17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属荷兰展开了争夺比利时的战争。为了救被困的法国军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轰炸布鲁塞尔,但这次被拿破仑称为“非常野蛮但毫无用处的轰炸”没有救得了法国军队,却毁了布鲁塞尔。3年之后,即1698年5月,为了庆祝布鲁塞尔市的重建,当时“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位外来的统治者非常懂得笼络人心,为取悦布鲁塞尔的市民,在举行庆祝活动当天,他将一件蓝色大衣献给了“撒尿小孩”。这件大衣就是于连拥有的第一件衣服。此后,赠送衣服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

据比利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的负责人介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可以给“撒尿小孩”送衣服,惟一的限制条件是不能将给“撒尿小孩”送衣服这件事用于商业目的。“撒尿小孩”之友协会负责决定是否接收赠送的衣服,而布鲁塞尔市博物馆负责保存。几百年过去了,“撒尿小孩”已经成为世界上衣服最多的儿童。他现在共有693件衣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到记者的文章见报时,于连的衣服也许就有700多件了,因为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又收到了20多份要求送衣服的申请。

给于连送衣服要先向“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该协会会把“撒尿小孩”的身材尺寸告诉捐赠者。当然,这一步骤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1945年后做出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许多捐赠者不是“量体裁衣”,而是看照片裁衣,他们根本想不到“撒尿小孩”的身高只有53厘米,做出来的衣服往往肥肥大大,完全不合身。有位工作人员就向记者抱怨说,有一次,日本做了一套衣服给“撒尿小孩”,赠送仪式搞得很隆重,布鲁塞尔市市长和“撒尿小孩”之友协会会长都亲自陪同日本代表团前来剪彩,搞得工作人员非常紧张,因为实际上,由于日本方面完全是看着照片裁衣,衣服做大了很多,害得布鲁塞尔市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大早起来勉强把衣服给“撒尿小孩”穿上,然后又找来一面旗子盖在于连身上,以遮盖这件美丽新衣的破绽。

不过,不论好坏,所有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现在都保存在布鲁塞尔市博物馆。在该博物馆的二层,专门设有展览“撒尿小孩”衣服的展厅,那里五颜六色,好不热闹。现存的最早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是1747年路易十五送的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据说,当初一位法国士兵曾将“撒尿小孩”偷走,事后,为了求得宽恕,路易十五将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送给了“撒尿小孩”。在该馆馆藏中也有中国赠送的一套中式服装,那是1979年,布鲁塞尔庆祝建城1000周年时,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赠送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撒尿小孩”穿什么衣服并不固定,但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固定的服装。例如,在每年的4月6日,即美国军队参加一战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美国宪兵的军服,而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他就会穿上法军下士的军服。除了这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任何捐送者都可以致信“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指定在某月某日将自己捐送的衣服穿上,而这一有趣的活动也更增加了布鲁塞尔这个著名景点的无穷魅力和神奇色彩。

TOP

现代角斗士点到为止
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的战车

史克栋

夏日的一个午后,记者如约来到罗马古道阿比亚18号。还未靠近,阵阵杀声已从门内传来。进入院子,只见一伙人全是短装打扮,他们手持各种器械,正打得满头大汗。这里就是罗马角斗士学校,学员们正忙着为一次表演排练。

角斗士,意大利语叫GLADIATORI,意为持短刀格斗者。2000多年前,古罗马皇帝为了寻欢作乐,将一些奴隶训练成职业角斗士,把他们放在专门的竞技场内相互残杀,场面惨不忍睹。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角斗士在社会生活中已经绝迹。不过在罗马角斗士学校里,记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斯巴达克时代,这里器械室的架子上长矛、短枪陈列有序,墙上的各种头盔、护身甲闪闪发光,地上长方形、圆形的盾牌垒成一堆。这里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罗马角斗士学校是古罗马文化协会为了庆祝罗马城建立2775年,于1994年创办的。学校的宗旨是宏扬古罗马的传统文化,让人们有机会体会、参与历史。为此,学校的体制灵活,基本上设有5个级别的课程,每个级别需要半年时间。一般共设置4个男生班,1个女生班。但为了满足一些外国游客的需要,他们也开设短训班,最短的只有1天时间。

角斗士学校的课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初只是掌握基础知识,使用木制的仿真器械,后来就改用真刀真枪了。不过,与古代角斗士相比,他们幸运多了。首先,他们是绝对安全的,从头到脚都有盔甲保护。其次,他们的动作只是点到为止,不允许攻击危险部位,有点像中国的武术对打。

这里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看到的排练队伍中就有几名德国人。他们年龄不一,既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位英俊小伙两腮留着胡子,穿挂起来真像凯撒大帝时代的武士。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学语言的大学生,酷爱古罗马文化,是利用课外时间到这里学习的。

角斗士学校的学员们经常到意大利各地进行巡回表演。他们有一支30人的队伍,装束全部是古罗马时代的,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时代的战车,浩浩荡荡,颇为壮观。罗马这座永恒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人们在观看了宏大的罗马斗兽场后,总想亲眼目睹一下角斗士们现场格杀的壮观场面,因此,罗马的这些现代角斗士们也就大受欢迎。

TOP

巴黎红磨坊,永远有观众
康康舞跳了一百年,表演厅变成名景点

郑园园

到过法国的旅游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两个著名的歌舞表演厅,一个是位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道的丽都,一个是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白色广场附近的红磨坊。如果说丽都具有美国百老汇风格,那么,屋顶上装着长长的、闪烁着红光的大叶轮的红磨坊则是较为地道的法国式歌舞厅。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名作《红磨坊》使这个歌舞厅蜚声世界。还有两部电影以红磨坊为主题,一部是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的《法国康康舞》,另一部是当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红磨坊》。后者是风格华丽的好莱坞片,由妮可•基德曼主演,影片讲述1900年前后发生在红磨坊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此片在法国公映后,再次引起人们对红磨坊历史和现状的回顾和关注。

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使那一带充满艺术气氛,成为巴黎最别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区之一。由于艺术活动活跃,蒙马特高地街区那弯弯曲曲的卵石坡路的两侧,小咖啡馆、小酒吧生意兴隆。后来,这些小咖啡馆、小酒店里来了一些舞女,她们穿着滚有繁复花边的长裙,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扭动着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挂着吊灯的天顶。当时英国人称这种舞蹈为“康康舞”,认为它很放荡,很下流,禁止在英国演出。

但是,康康舞在蒙马特高地很受欢迎。每年狂欢节,舞者走上街头大跳特跳,人们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社会学者在分析康康舞盛行的原因时指出,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萎靡不振。现实生活中丑闻充斥,金融财团明争暗斗,劳资矛盾加剧。人们厌倦了民族主义者的大话空话,整个民族感到极度的空虚。在重新找回生活坐标之前,法国人感到苦闷、彷徨。然而,忧郁不是高卢人的特点,他们很快就学会用玩世不恭来取代苦闷,这就促使一种放纵的风气在巴黎弥漫。

1889年10月,红磨坊歌舞厅在康康舞的乐声中正式诞生。红磨坊画家图卢兹—劳特累克在他的多幅水彩画中描绘了那些贪婪的看客,而他本人最后也沉湎红磨坊,在同舞女的夜夜狂欢中毁掉了生命。红磨坊的舞女,有法国的,也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及美洲、澳洲的,她们的愿望不高,只希望能够遇到一位能够善待自己的男人。

红磨坊的历史上,出现过多位有名的艺人,如古吕、摩姆•弗罗玛茨、珍妮•阿弗里尔。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古吕,此人身材丰满,风姿绰约,绿色的缎子拖裙系在臀后,每次走过蒙马特街区,都引起一阵骚动,几十年间,她成为红磨坊的代称。不过,此人晚景凄凉,有记者要为她写传记,才发现她竟住在旅行挂车里。除了舞女,红磨坊还有一些很出名的男艺人,如伊韦特•吉尔贝,以说笑出名,糅合着诙谐和优雅的说笑风格使他成为法国“名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期间,国难家愁当头,但舞女不知亡国恨,红磨坊仍然歌舞升平。战后,因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红磨坊受到严厉批评。

而今红磨坊已成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厅,是巴黎的一个旅游景点。如果说它仍保持着百年前某些特点的话,那就是舞者的装饰大致不变,上身裸露,披挂着华丽的羽毛服饰或金属片,但是观众与旧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观众是现代文明观众,怀着发现巴黎的心情来看演出,演员把演出作为一种光明正大的演艺事业,不像百年前的舞女,为取悦某一个或几个包养她的男人而强作欢颜。

而今红磨坊有40名女演员、20名男演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女演员必须受过芭蕾舞训练,身高起码应达1.72米,年龄在16至25岁之间。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灿烂,大腿要修长,鼻子要俏皮……演员起薪1.2万法郎(1法郎约合人民币1.16元),资深演员可达3万,他们付出很多,每周工作6天,每天演出两场。红磨坊现今的主要舞蹈兼独唱演员玛丽莎来自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护士,一个良家女子。玛丽莎在红磨坊当演员整整15年,已与团里一位意大利籍独唱兼杂技演员结婚。她曾在《奇妙》这出歌舞剧(此剧演了12年)中演出过6000场!虽然她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但人们说她仍然具有17岁女孩的身材,表演时她全套行头重12公斤,仍能像少女一样“举重若轻”,高高地抬起大腿。她在评论妮可•基德曼在影片《红磨坊》中的舞蹈时说:“还行吧,她尽力而为了。”

进红磨坊是不少女孩的梦想,因为红磨坊的经历,就像“阿里巴巴”里“芝麻开门”的神奇密语,令生活出现奇迹。许多在红磨坊跳过舞的女孩,后来成功地进入影视界。

红磨坊是法国娱乐业中一家效益良好的企业。其观众55%是外国人,45%为法国外省人。最近几年,企业采取经营上的一些改革,如通过出售家庭票及各种减价票以吸引观众,三年间,营业额从1.3亿法郎上升到两亿法郎

TOP

第五部分
新奥尔良没有“欲望号街车”

在阳台上抛项链旧街区夜夜有狂欢

王雪

有关密西西比河、路易斯安那州以及整个美国南部的印象还是从中学课本里得来的——风景壮丽的庄园、萨克斯里流淌的爵士乐以及苦难同歌声交织的黑人奴隶生活风情。前不久,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来到了新奥尔良,这是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人口约500万,她与美国其他城市很不相同,到处洋溢着欧洲文化气息,充满了异国情调。

搜寻关于新奥尔良的记忆,最切近的就是那部著名电影《欲望号街车》了,它是根据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同名话剧改编的,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在新奥尔良沉沦的故事,颇有点像曹禺的《日出》。

身处新奥尔良,你会有意无意地寻找作家笔下的“街车”(“街车”是美国人的说法,我国国内一般都叫无轨电车),但一连两天,我只看到两三辆街车滑过路面,车上的乘客也不多。直到最后一晚,我下定决心登上了一辆“河岸街车”,当时夜色已深,我知道自己已无缘一坐“欲望号街车”,但还可以在新奥尔良,体验一下剧中人隔着玻璃窗观看这座城市的感觉。

车窗外是灯火辉煌的大街,到处散发着一种幽深、沉醉的诱惑力,想象着剧中的女主角布兰奇那一头金发在月光下该是何等美丽,我不禁有点神情恍惚。“河岸街车”是一趟行驶于艾斯普兰德大街与朱丽叶街之间的红色电车,晚上坐车的人较多,大多是过完夜生活后返程的异乡人和学生。在车上,我问一个年轻的黑人,这城里有没有“欲望号街车”,他耸了耸肩,露出一脸的茫然。

聚会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和欧洲人一样,美国人总会为了些不是理由的理由聚会在一起。而这种聚会和狂欢的气氛在新奥尔良体现得最明显,它因此被美国人称为“聚会城”。

新奥尔良曾受法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长达100多年,所以这座城市的建筑以及人文风情,至今散发着欧洲大陆的气息。法国旧街区是靠近密西西比河一侧的地带,由12个街区组成。每天下午三四点钟,这一带便开始热闹起来。

法国旧街区的建筑具有西班牙特色。因为17、18世纪法国移民来到这里所建的建筑,早在18世纪后期就因战火而遭到严重破坏,后来的建筑群为当时占领新奥尔良的西班牙人所构筑。这种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它二层楼上的阳台和用细铁丝或铁栏杆做成的围栏,每个阳台的图案各不相同,还到处摆满了热带和亚热带的绿色植物。

晚上,阳台上的人们站在栏杆旁饮酒聊天,同时看着马路上的景色和游人。阳台上的人们喜欢朝楼下的人群投掷当地非常流行的水晶玻璃项链,其颜色多是紫色或金黄色,它是一种热情、友好和幸福的象征,往往是阳台上的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便将手中的水晶玻璃项链扔给他(她)。一个人得到的水晶项链越多,就表示他(她)越受欢迎,那种荣耀和喜悦的程度简直无法形容。

真正的疯狂高潮是在每晚11时以后。在这条街上吃、喝、唱、跳,尽情狂欢的人群中,时不时会有手握啤酒瓶子的女子向你走来,她们尖叫着欢呼着,甚至有人故意袒露自己的乳房,以期引起阳台上人们的注意,将几串水晶玻璃项链扔到她们的脖子上。

新奥尔良还是著名的爵士乐城。在这么一片人气鼎盛、弥漫着欧洲古老情调却又略显凌乱、拥挤的街区,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音乐家、作家和艺术家。这里许多爵士乐现场演奏的俱乐部在20时左右便开始营业,每当夜幕降临,人潮歌涌的波旁街就变成一片音乐的海洋,所有的爵士乐俱乐部、酒吧的门连同它们高大的百叶窗都敞开着,各种招揽顾客的先生或小姐站满街头,凡是路过的游人,都可以看到和听到酒吧里的一切。路边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肤色和语言,混凝着啤酒和香水味道的街道上人如潮涌,到处洋溢着人们喜悦的笑声。有的俱乐部里根本没有桌椅,人们就站着,一边享用啤酒、一边感受着乐手们即兴演奏的旋律和节奏,同时感受着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

TOP

第五部分
美国军人葬在阿灵顿

这里每年增加5400个新墓,曾帮助中国抗日的陈纳德将军也葬在这里

乔汉生

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国殇日”。这个节日是为纪念在历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设立的。美国总统每年都参加凭吊。每逢此日,位于华盛顿西南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那里安葬着生前服过兵役或阵亡的美国士兵。

美国有130个国家公墓,论规模阿灵顿国家公墓排名第二。公墓里安葬着26万具遗体,存放着7000多人的骨灰。

阿灵顿国家公墓最初是乔治•科斯蒂斯的私人产业。科斯蒂斯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孙子,他继承了家族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块地。1802年开始,他花了16年时间在继承的土地上盖了房子,取名“阿灵顿舍”。他想把“阿灵顿舍”建成乔治•华盛顿博物馆,但是后来因拖欠联邦地产税,土地被政府没收。1883年,美国国会用15万美元买下“阿灵顿舍”及周边的4平方公里土地,想建成“军事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这里成了国家公墓。美国国防部就建在公墓附近。

阿灵顿国家公墓接收安葬者的条件是:死者生前必须服过兵役,属正常退役或阵亡。沒有服过兵役的美国人,允许在此安葬的除了军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只有美国总统可以破例。

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有塔夫脱总统、肯尼迪总统、马歇尔将军、阿诺德将军、布雷德利将军等。曾经帮助中国抗日的美国空军“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体也安葬在这里。

阿灵顿国家公墓安葬的普通士兵比政要和将军多,远可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近有“9•11”事件中五角大楼遇难的军人和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

阿灵顿国家公墓有一块军人心中的圣地——无名墓。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士兵很多,美国国会和总统分别授权建立“无名烈士墓”,纪念那些无法核实身份的士兵。因为阵亡人数多,人们只好从各次战争中选择一名阵亡士兵为代表安葬。

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无名墓,原来安葬了4具士兵遗体: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两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还有一名是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士兵。后来,这名士兵的遗体经过DNA检测核实了身份,移葬回乡。现在的无名墓里只有前3名士兵的遗体。

在美国军人心中,无名墓是最神圣的地方,专门有仪仗队24小时守卫,夏季每半小时换一次岗,冬季每一小时换一次岗。

肯尼迪的墓地是公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墓地之一。肯尼迪墓碑和士兵的墓碑不同,不是白色石碑,而是一块深色金属碑。墓碑上雕刻着一枚十字架、肯尼迪的全名和生卒年份,没有墓志铭。距离墓碑不远处有一个用糙石块砌成的火炬台。火炬台里的火焰常燃不熄。

人们从肯尼迪墓地远眺,能望见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山;近处,在墓碑东侧有一段弧形矮墙,上面刻着他生前的精彩演讲,其中动员美国人民参加志愿者行动时说的话最吸引我:“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

我参观肯尼迪墓碑时,见到一位年迈的妇人正费力地弯着腰用白色花瓣一片片仔细装点肯尼迪的墓碑。工作人员对我说,老妇人从來不和别人说话,自从肯尼迪安葬在这里以来,每年国殇日她都来扫墓。

现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平均每天安排20多个下葬仪式,周末除外。每年大约增加5400个新墓。

TOP

第五部分
西部牛仔,一年聚一回

单人驯服野马飞身扑倒牛犊

陈特安

素有“牛城”之称的加拿大西部重镇卡尔加里,西临落基山,东连大草原。从1912年开始,加拿大西部的牛仔和美国等地的牛仔每年都到这里举行竞技大会。卡尔加里的牛仔竞技乡土气息浓,比赛项目多,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牛仔竞技表演”。

卡尔加里牛仔节,每年7月第一周的星期五举行,历时10天。一大早,当地人和外国游客几乎都头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脚蹬牛仔靴。人们享用完免费的早餐后,成群结队赶去观看牛仔节开幕式游行。

上午8时,游行路线附近的街道两旁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人。有些地段还搭起了多层看台。在静候的人群中,不少人披着毯子,或者坐在被子、睡袋上,原来他们都是头天晚上从郊外或其它地方赶来观看游行的。卡尔加里的夏天早晚温差大,晚间气温低至9摄氏度左右,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参与牛仔节的热情。

9时30分,游行正式开始。长达4.5公里的游行队伍前后有警车保护。在近百个游行方队中,有代表英、法、美、德、意、韩、阿拉伯等族裔的加拿大人和土著居民。游行队伍里的牧羊犬赶羊群表演特别引人注目。只见牧羊犬往地上一趴,羊群立即停下脚步,牧羊犬纵身一跑,羊群马上跟着快跑。

游行队伍中还有马头造型的清洁车,他们分别排在游行队伍的中间和末尾。清洁人员驾着马头车,及时将路面上的马粪等垃圾清扫干净。历时两个小时的游行结束后,几十万人散去,街道上没有留下任何垃圾。

卡尔加里西部的斯坦皮德公园,是牛仔节中最吸引人的去处。这里不仅是青少年娱乐、培养冒险精神和寻求刺激的地方,也是牛仔展示剽悍和智慧的场所。只见一位年轻牛仔被钩住吊起数十米高悬在空中。突然,钩子松扣,牛仔从高空坠落。围观的人立刻发出尖叫。他落在距离地面很近的网内安然无事,还兴奋地向围观的人竖起大拇指。

在马鞍形的萨德尔多姆体育馆里,参赛的牛仔中有不少10岁左右英姿焕发的小骑手。赛马场内的表演惊心动魄。比赛的优胜者可获巨额奖金。尽管门票价格不菲,最偏的座位要33加元(1加元合5元人民币)。放眼一望,看台所有的座位都密密匝匝坐满了人。

赛马表演中,牛仔骑在野性十足、凶猛狂暴的马背或牛背上,他们被颠得前仰后合。桀骜不驯的马或牛总是企图将牛仔甩下背。参赛牛仔的臂、腰和腿都得使巧劲,适应马或牛狂跳的节奏,牢牢地抓住缰绳。要想获胜,牛仔必须在一头大公牛背上呆够8秒,被摔下后能安全地逃脱愤怒公牛的攻击;或者在骑马时,马刺一直夹紧马身,牛仔的手不能碰触马身。空手捕牛犊的比赛中,骑着马飞奔的牛仔,在一定的距离内飞身扑向奔跑中的牛犊,眼准手快地紧紧抓住牛角,用尽全身力气,顺势将牛犊的脖子一扭,牛仔和牛犊双双倒地。

马车赛吸引不少观众参与。四匹马拉着车在跑马场上奔驰。观众参与其中,为马车助威加油,人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快跑!快跑!”由于奔马过多,有的马在抢道时相互撞倒,场面煞是热闹。

牛仔是人们心中的拓荒英雄,浑身充满青春和活力。他们勤劳、果敢、坚毅、粗犷,弘扬个性。现在,牛仔穿着的服装已成为世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卡尔加里牛仔节新闻中心负责人布朗德•亨查介绍,举办大型牛仔竞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发扬当地的历史遗产,尊重和传承牛仔文化,弘扬牛仔精神。同时,这也为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农业、贸易、文化娱乐、体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增添活力。负责人提供的数字显示:今年牛仔节为卡尔加里增添了350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120多万游客,纯收入1.4亿加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