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090107]2009年1月宏观经济报告

【内容摘要】:

     最近几个月,中国物价涨幅的快速回落具有明显的国际背景,一方面,外需的萎缩导致了存货积压和生产厂商的降价;另一方面,全球需求的萎缩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回落,这也降低了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国内厂商正在进入产品售价和成本交替下降的阶段,预计未来PPI和CPI 仍将进一步回落。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的物价变化也呈现类似的走势
     物价回落的根源在于全球的需求萎缩;但是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的流动性扩张,又使得未来的物价走势变得复杂。
     世界各国已经大幅放松了货币政策,这在发达国家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兴市场方面,受到物价水平仍然较高,或者资本流出问题的困扰,货币政策放松的幅度仍然不是很大,一些国家还在加息。从货币供给方面,美国的M2 和M1增速已经明显上升,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供给则仍在下降。总的来说,目前流动性的扩张还主要体现在美国方面,但由于美元世界货币的特殊性,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可小视。
     从历史上M1 和CRB指数的关系来看,目前大幅扩张的M1 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在09年出现回升。但同样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验显示在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出现持续的上涨。因此,目前美国流动性的再扩张可能导致大宗商品反弹而不是反转。
     从时间上来看,CRB反弹出现在09年下半年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基于两个理由:一是,09年中后期美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随着这些迹象的出现,将会为流动性提供充分的理由进入大宗商品市场。二是,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许多资金出于安全的考虑,回流美国国债;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企稳,资金对安全性的考虑会减弱,转而关注美国的巨额赤字,这会导致资金流出美国和美元的贬值,美元贬值也支持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
     从CRB和CPI、PPI的关系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将波及国内,并带动国内走出通缩,出现微弱通胀。但我们认为09年和10年出现滞胀的可能性较小,其理由在于:一、在全球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力度不会很大,二,虽然CRB指数上涨会导致PPI 上涨,但由于外需疲弱和产能过剩,PPI向CPI传导的道路不畅。因此,中国更可能的是出现阶段性的小幅通胀。
    然而,从中长期看,如果世界经济没有出现重大技术创新,无法找到新的增长模式, 则当世界各国开始共同扩张并导致原来的高消耗增长模式再度亢奋时,则滞胀的风险将再次加大。

相关研究报告下载:

 

oPnv5fDG.rar (147.96 K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