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08 年9 月,农业部颁布并实施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总体规划,2009年2月18日,农业部进一步发布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天然橡胶等16个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上一轮5年规划实施以来,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自上一轮优势农产品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农产品种植集中度提高显著,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柑橘、奶牛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4%和50%,农产品区域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需改进,根据08年一号文件关于继续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编制了新一轮的规划。 围绕稳粮增收,扩大布局品种,继续提高产量和集中度,加速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将重点培育的农产品由11种扩大到16种,分别对各种农产品作出到2010年和2015年的目标,对产量和集中度都有更高一层的要求。与上一轮规划相比,此轮规划更加注重布局的“均衡”,重点由5年前的“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转向更加稳健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基本供给”方向。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规划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加速建立现代农业的长远意义。 《规划》对农业是综合性的实质利好,上市公司长远竞争力得到提升。从企业实际经营角度来说,集中度的提升将提高产品价格,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综合实力。我们对农业股“产品层—子行业层—公司层”的筛选框架,第一步就是要选择有中国优势的农产品,《规划》无疑是中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对农业股是综合性的实质利好,从长远来说,相关农产品的上市公司竞争力都有所提升。 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基于对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低,以及政策对行业及公司层面的改善要在长期体现,我们维持对农业“中性”的投资评级,对重点公司评级也维持不变。 相关研究报告共享下载:
2tYWfxDD.rar (1.57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