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冬小麦产区遭遇严重干旱,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部分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目前冬麦旱情面积占预计冬麦播种面积43%,较常年同期多33%。为此,中国启动I级干旱应急响应机制,中央财政已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元。 评论: 旱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异常减少。自2008年11月以来,大部分旱区降水量较常年减少50%以上,部分旱区降水同比减少90%,并出现了秋冬连旱、旱冻交叠的严重旱情。据中国气象台分析,降水减少的原因一是缺乏充足的水汽。我国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而2008年冬我国大气环流异常,孟加拉湾水汽很难输送到我国大陆;二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路径偏东偏北,不易形成降水。 旱情可能导致09年小麦减产2.5%、粮食总产减产0.5%。此次旱情发生时间和分步地区主要影响了中国冬小麦生产。08年中国粮食总产5.285亿吨,其中小麦约1.125亿吨,占21%(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仅占小麦产量5%)。根据农业部的小麦减产2.5%的预测,估计因旱减产将对全年粮食产量仅造成减产0.5%的负面影响。而且,从全年旱情来看,过去30年中国农作物受旱面积在2-6亿亩之间变化,年均为3.9亿亩,成灾面积年均2.0亿亩,2009年旱情是否特别严重仍有待验证。 中国粮食供给格局并未改变,国储粮充裕。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已连续5年增产丰收。08年国家按最低收购保护价收购小麦4205万吨,根据USDA预计的09年中国小麦消费量约10700万吨来估算,国储库存小麦即可满足143天的国内小麦需求。如果当前旱情继续发展,基于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同比不变、单产提高2%、冬小麦占全部小麦种植面积的95%等不精确的假设,测算结果是只有在冬小麦种植面积40%绝收的极端情况下,小麦总产减少4236万吨,才会超过2008年国库小麦收购量,说明现有国储存粮相当充裕。 小麦成品粮市价不会大涨。我们的判断是,在旱情导致小麦减产事件的影响下,小麦成品粮价格将上涨,但不会大幅上涨。在国家不断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保护价之下,粮食加工企业成本上升,2009年成品粮具有涨价动力。但中国粮食供求格局未变、国储库存充裕等因素决定了粮价涨幅不会很大。郑州期货硬麦11月主力合约价格在春节后由节前1903元/吨涨至1934元/吨后回落,2月6日收盘价1921元,较节前仅上涨0.9%,也没有出现大幅上涨。 投资机会:抗旱用品市场需求增加。此次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一方面对粮食供给冲击较小,并未改变粮食供求格局,对粮食价格影响也较小;另一方面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没有以小麦种植生产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小麦价格不会大涨的预期下,饲料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受影响也较小。因此,此次旱情对农业上市公司影响较小。但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一些生产抗旱用品,如抽水泵、水管、春耕用肥等产品的上市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相关研究报告共享下载:
nLuJUkcs.rar (343.05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