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汉武大帝》为何难领风骚 ?

《汉武大帝》为何难领风骚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历史上真正够得上“风流人物”称号的帝王,不过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高祖和成吉思汗而已。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现代伟人眼中的这些“风流人物”,在当今的电视连续剧中,竟很难看到其身影。相反,既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是中国最腐败软弱的清朝帝王们,反而一个个被搬上了电视荧屏,堪称“风景这边独好”。   所以,中央电视台决定2005年1月4日开始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58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时候,不管是电视台、导演、评论界还是观众,都对这部号称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电视剧寄予了厚望。   现在,《汉武大帝》的播出已经接近尾声,该电视连续剧在社会上的反响“宛如平常一首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连一向以指点影视剧为天职的评论界,也未能全方位展开对《汉武大帝》的议论。央视在数九寒天播出的《汉武大帝》,为什么没能点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委实是个不大不小的谜。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近了《汉武大帝》,试图寻找答案……   历史陌生感   南宁市的王欢妮小姐闲暇的时候,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看电视剧。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更是不愿意轻易错过。经过这几年清宫戏的“培养”,谈起清代的历史,她基本上已经能够如数家珍。去年暑假期间,当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大汉天子》电视连续剧时,她倍感欣喜,觉得终于可以换换口味。用王小姐的话说,整天吃一种饭菜都会觉得腻味,何况老是被清朝的宫廷剧给包围着,早想到别的朝代“逛逛”了。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便是去年热播的《大汉天子》。不过,看了没几集,王小姐便觉得不好玩。问她为什么。她说,那部电视剧拍得不好,是第一个原因;对汉代历史不大熟悉,很难一下子和剧中的人物“沟通”,同样是导致不喜欢《大汉天子》的一个原因。   和一些朋友聊天,不少人都流露出类似的看法:汉朝距离我们有些遥远,哪像清朝,从家中长辈的闲谈中,就能了解许多它的正史和野史。相对于清朝,在祖辈的记忆中,除非对汉史有特殊的兴趣,除非专门阅读过大量的汉朝历史典籍,搜集过有关汉代的遗闻轶事,否则,他们对汉代的印象充其量也只是个大致的轮廓而已。对于现今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对司马迁的《史记》较为熟悉外,对刘邦、项羽、刘秀、董仲舒几个历史人物有一些了解外,中学历史教材中介绍给他们顶多如卫青、霍去病这样为数不多的几个武将名字。一部汉代的历史,被浓缩为几个徒有虚名的历史人物名字,如此可怜的历史知识储备,无疑给以汉代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走进寻常百姓家,造成了最大的阻力。   一部电视剧能否在观众中受到热烈的反响,观众对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熟悉的程度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电视剧自身的质量好坏还关键。艺术欣赏中,观众(读者)更容易对自己熟悉的题材作品感兴趣,这种艺术欣赏的普遍心理,决定了一部艺术作品(包括历史电视连续剧)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必须对艺术作品反映特定历史有所了解。否则,一群陌生的影视人物,一串陌生的历史事件,要被观众接受,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汉代的宫廷斗争异常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谁和谁之间究竟属于血缘关系还是党派关系,以及男女之间的通奸、背叛,不是熟读过汉史并且记性不错的人,难以对汉代历史了如指掌。所以,当《汉武大帝》塑造了晁错、窦婴、田蚡、周亚夫、卫绾、袁盎、梁王、韩安国、郅都、袁固、中行说、栗贵妃、王美人等一大批的人物形象时,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剧中人物,即便是忠实的电视观众,从头到尾一集不拉地观看《汉武大帝》,对众多出场的人物也未必记住太多,遑论那些半途收看这部历史电视连续剧的观众,纵使不感到一头雾水,也如雾里看花。   指望《汉武大帝》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热度,显然有些不大现实。历史的陌生感不消除,换言之,不设法培养观众的历史认知感,让观众熟知汉代的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单凭一部电视连续剧去宣传汉代历史,恐怕难度不小。如果《汉武大帝》的编导们及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拍摄电视剧的同时,出版一些和汉代历史有关的畅销文学作品,作一些必要的铺衬,想必就不至于在《汉武大帝》播放之处,倍感寒意袭人了。

同题剧不多

  有道是一朵花开不是春,万朵花红春满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走俏,大抵也是这样。

  当初,清宫题材的电视剧刚问世的时候,也不是一炮打红。随着一部又一部同题材的历史连续剧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经过电视对观众视觉的反复刺激之后,观众的眼球才逐渐被吸引到清宫戏里。尤其是影视界对清宫戏的乐此不疲,越来越多观众的对清史的兴趣被培养起来。于是,一个个清代皇帝,以及他们身边的妃子、大臣,通过电视剧走进观众的视野。时至今日,《垂帘听政》、《慈禧太后》、《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天下粮仓》等反映清代历史的电视连续剧,尽管各界褒贬不一,但它们依然占据着电视市场的半壁江山。

  清宫戏独霸电视荧屏的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其他朝代的电视剧想领风骚,从势头上压过处于巅峰时期的清廷电视剧,谈何容易?

  其实,以汉代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早就有成功的范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堪称一个例外,说它一炮打红,深受观众的喜爱,不为过分。观众非但没有因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大量使用文言对话而厌烦,反而因此觉得它更“真实”了几分。

  相对于《三国演义》,《汉武大帝》显然没有这么幸运。毕竟,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成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三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加上袁阔成说的《三国演义》评书,更是哺育了一代年轻人,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通过广播播出的评书,对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周瑜、孙权等人物形象了如指掌,对火烧赤壁、大战长板坡等战役非常熟悉,加上演员惟妙惟肖的演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很快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问题是,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开创汉代电视剧的高峰后,影视界没有一鼓作气,继续挖掘汉代的剧本,以连续剧的形式将汉代历史“连续”起来。人为因素造成的电视连续剧产品“断代”,只能坐失良机,等到导演胡玫着手拍摄《汉武大帝》这部片子的时候,先前《三国演义》的余热差不多散尽,现在播出,等于重新盘炉灶生火,想把湿炉灶烘热,不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怕是难以如愿以偿。

  不过,在《汉武大帝》之前有个《大汉天子》,可以说为《汉武大帝》的横空出世进行“预热”。平心而论,《大汉天子》播出后,舆论反应平平。至于观众对这部电视剧,似乎更为冷淡。这与《大汉天子》播出的频道有关。别看它是在央视播出的,选择电视剧频道,农村的观众基本收看不到,此举等于剥夺了三分之二观众的收视权。只剩下城市观众,还不被普遍看好,地方台也不大愿意购买该片子的拷贝重新播放,如此一来,《大汉天子》有如昙花一现的低等级电视剧,怎能被广大电视观众所了解?

  现在,虽然央视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汉武大帝》,但是,历史认同感和同类题材电视剧等因素的先天“营养不良”,致使《汉武大帝》未能像毛泽东《沁园春·雪》所颂扬的那样“汉武”那样,让其成为历史上、至少是某个特定时期的“风流”电视连续剧中的领衔人物。

TOP

现实认同难

  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习惯于和政治挂钩。尽管编导者和电视台未必有意如何,但并不妨碍一些观众(读者)和评论者往这方面想。《汉武大帝》播出伊始,就又或多或少遭遇到这方面的猜测。

  《汉武大帝》作为央视放在黄金时段的“开年大戏”,究竟有没有什么含义,一时间成为一些人关注的焦点。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向强盛的王朝,中国的大致疆界、汉民族这一叫法,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于是,一些人看到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年初选择在黄金时段开播《汉武大帝》,首先考虑的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旨如何,而是会不会有什么特定的寓意包含其中。这种思维方式,将历史电视连续剧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的手段来考虑,虽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却又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电视剧的一种误读。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通过历史能够看到现实的某些影子,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牵强附会的理解,不仅无助于人们对历史剧的欣赏,有时还会妨碍人们对一部电视剧的收看。试想,谁没事在打开电视机通过看电视剧消遣的时候,还愿意背负着过分的东西联系现实。严格地说,电视连续剧属于艺术产品,消遣功能是其首要目的。不好看的电视剧,哪怕它融会了众多的历史史实,哪怕它再有现实教育意义,由于缺乏必要的娱乐作用,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吊不起他们的胃口,好比无法将熬好的汤药灌进患者的肚里,照样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如果说清戏反映的大都是“国家民族危机戏”、“官场腐败戏”,这些内容可以“观照”现实,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唐汉两个王朝,观众对他们的扩张、力求统一的关注度,远不如对清宫剧中“反腐”的关注,哪怕导演借“反腐败”不惜“歌颂”清王朝的统治者,虽说观众也不一定觉得清代皇帝真的那么正直、可爱,但是,腐败现象毕竟历代都有,反腐败的镜头也很容易使绝大多数观众产生某种共鸣。相反,纵观《汉武大帝》,其中很少设计老百姓最关心的反腐情节,更多的则是朝廷内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为了某个人当上皇帝,多少人在算计人、踢人、杀人,一部《汉武大帝》,与其说是一部扩张史,不如说是一部政治斗争史。加上娱乐性不强,使观众失去兴趣,难免带有了某种必然性。

  由此可见,既然是反思《汉武大帝》为何没有领起风骚,就不能不从电视剧创作的源头入手,查找原因。开拓前汉这样一个相对生疏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编剧和导演倘若不从趣味性入手,沿袭以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创作手法,由此创造出来的“历史现实”和观众生活的“现实世界”差距过大,怎能让观众增强历史剧的现实感?没有了这种近距离的感觉,《汉武大帝》在观众中遇“冷”,在评论界所得到的回报也是批评多于赞扬,也就非常自然了。

  历史电视剧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投资多少,不在于主人公的历史地位高低,最主要的是看导演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理。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设法从增加观众的现实认同感入手,一点一滴中,笼络住观众的心,在收看《汉武大帝》时,不轻易选择其他频道。

TOP

剧情拖沓感

  一部58集的电视连续剧,称得上鸿篇巨制了。《三国演义》的集数,也不过如此。别忘了,《三国演义》之所以拍摄这么多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那部电视剧涉及的朝代有东汉、魏蜀吴等,著名的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很多。相比之下,《汉武大帝》则主要是一个汉武帝刘彻了。至于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无法与刘彻的后人刘备所生活的那个动乱时代相提并论。在集数众多、关键人物、重大事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导演,如何巧作这个“无米之炊”,显然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情。诚如导演胡玫所言,拍摄《汉武大帝》非常不容易,没有剧本的资料可供借鉴,没有足够的史料可供参考。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为完成创作,单是搜集汉代相关资料,已经历尽千辛万苦,再把这些零碎的资料“连接”成一部洋洋洒洒的近60集的电视连续剧,难度岂不更大?

  有人批评《汉武大帝》说,在前10集里,电视剧的主人公刘彻根本就没出现。这种微词不是没有道理。明明述说的是“汉武”,六分之一还多的篇幅里,竟然没有汉武帝的影子,这种创作手法,严重违背了艺术的创作规律。俗话说,卖啥的吆喝啥。既然是拍摄反映汉武帝的电视剧,你不尽快让刘彻出场,等到观众千呼万唤都快失去耐心的时候,才弄出一个淘气而不知学习的刘彻登场,观众的失望自然很正常。一直到将近一半的20多集,陈宝国演的汉武帝才出场。这样的戏剧结构与观众的心理期待也是很不相符的。剧名叫《汉武大帝》,可“汉武大帝”却千呼万唤不出来,观众能不着急吗?如果剧名叫《汉景帝与汉武帝》,那一点问题也没有。现在前20多集挂着汉武大帝的“头”卖汉景帝与窦太后的“肉”,你说观众能买账吗!

  笔者和朋友在观看刘彻出场的那集片子时,听朋友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官僚的汉武帝呀,要是群众找你上访,恐怕头发都等白了。虽然这是一句相当夸张的戏言,不过,也确实是对《汉武大帝》剧情严重拖沓的善意批评。

关于《汉武大帝》剧情拖沓,媒体的批评不绝于耳。这里不妨摘录几点:

  1.《汉武大帝》节奏太缓慢,尤其是开头,不是尽快将观众带进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而是耗费大量镜头,拼命地在那儿卖弄其历史知识,展示汉代的礼仪习俗风情,这种只顾“掉书袋”而完全不考虑电视多为家庭收看这一特性的缓慢节奏,无疑把大量缺乏耐性的观众赶到别的频道去了。

  2.除了剧情推进慢、主角出场慢之外,人物表演节奏也慢吞吞的让人受不了。大量人物台词都是些不咸不淡的叙述、交代,既没有激烈的冲突意义,也没有丰富的潜在意义,味同嚼蜡,让人犯困。

  电视剧属于艺术产品,艺术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其创作规律。《汉武大帝》无视史料严重不足的客观条件,不是选取精彩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小见大刻画汉武大帝这个人物形象,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传统办法,从汉景帝的削藩开始,把许多和汉武帝根本不着边的历史给强加给《汉武大帝》,则能不让剧情拖沓,这分明是事倍功半的又一写照。

TOP

拍摄有硬伤

  俗话说,行家看门道,生手看热闹。对于那些饱读过史书的观众而言,这些人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有点像阅报时挑错别字,稍微发现点失实的镜头,其感觉不亚于吃饭时夹起一只苍蝇,恶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作为历史剧,必须以史实为依托,对事件、人物、基调、服饰包括重要场景的把握必须尽可能准确无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部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播出后,都会有观众挑刺。当然,电视编剧、导演毕竟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古专家,更不是民俗专家、服饰专业的学者,不大可能没有失误的地方。不过,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看《汉武大帝》时,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骑马镜头,发现马跑的道路竟是柏油马路。这是也很小的失误,也许和导演没有直接关系,是摄像所架的摄像机镜头机位低了一点点。但是,这个小失误,却成为《汉武大帝》的一个硬伤。加入导演和摄像师同时负责任一些,发现后立即补拍这个镜头,兴许就没有这个永久性的缺憾了。

  虽然评论界对《汉武大帝》的整体评论不多,且多是细节的挑错,即便如此,同样是从一个侧面对这部大片的评论。

  有观众指出,该剧出场第一集中出场的司马迁,竟然有着长长的胡子,而年轻时受过宫刑之后的司马迁,这个年龄绝对不可能再长出胡子!导演胡玫承认有疏忽。

  不少观众对剧中台词出现历史错位的现象也难以理解。比如主演口中不时跳出“关公战秦琼”、“推敲”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与在汉代还没有出现过的历史名句等。胡玫回应说:以现代手法拍摄历史剧难免会有新旧观念冲突之处,比如台词等问题,难到要用文言文来拍吗?

  对此,笔者的困惑是,难道编剧和导演在审查剧本时,就不能尽量避免历史人物使用后人名言名句吗?面对观众的质疑,不是虚心接受,而是据理力争,是不是等下次拍摄其他历史剧时,继续让古人“背诵”后人的名言呀?这其实是个如何对待批评的态度问题。如果态度不诚恳,怎能指望电视剧制作在批评声中不断进步呢。

  《汉武大帝》时下的“波澜不惊”,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期望随着地方台的重播和根据《汉武大帝》改变的小说的发行,能使《汉武大帝》在不久的将来,渐领风骚,使观众为之竞折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