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081231]消费信心创新低疲弱内需难获支撑

事件:
美国经济咨商会(Conference Board)发布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8.0(1985=100)创历史新低,在11月44.7的小幅回升后再度下降,此前市场预期该指数将升至45。全美采购经理协会芝加哥分会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份中西部制造业活动仍处于萎缩,但情况有所好转。12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指数(PMI)由11月的33.8升至34.1,高于经济师则预测的33.0,其中新定单指数由上月27.2升至29.4,就业指数由33.4升至39.6,投入物价指数由50.7跌至30.5。涵盖美国20大都市区楼价走势的标普/Case-Shiller的美国房价指数显示,10月份单户住宅价格同比下跌了18.0%,按年率计创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20大都市区房价指数10月环比下跌2.2%。欧洲央行(ECB)公布欧元区11月广义货币供应增长明显减速低于预期,同时对私营部门的贷款也有所放缓。11月M3货币供应增长7.8%,增幅明显低于前月的8.7%,11月私营部门贷款增长7.1%,也低于10月的7.8%。彭博公布的12月欧元区零售销售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R))由前月的40.6增至41.4。
 
我们的观点:
  美国消费者信心在08年末仍然没有触底的迹象,在前期受金融市场巨幅动荡以及实体经济迅速恶化刺激,消费者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心理,而现在更多是对未来经济衰退周期长短的不明朗,以及对个人资产进一步缩水和对就业前景的忧虑,使悲观情绪主导了个人消费预期,调查显示认为当下商业环境差的受访者比例从上月的40.6%增至46%,同时认为就业困难的受访者比例从上月的37.1%上升至42%。对明年上半年经济将进一步恶化,以及对明年下本年经济触底后轻微恢复的期待已成为较为普遍的认识,结合前期公布的个人收入下降储蓄率上升等数据,表明消费需求下降的趋势在短期内无法得到遏制,零售业企业以及信用卡公司可能在明年初将面临更严峻的资金链困境,
  目前美国制造业受本土汽车业危机的拖累较大,采购指数的微幅上升主要还是得益于工业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以原油为代表的主要工业原料的价格大跌已经反映到了采购进价上,由于前期库存的增量较大因此现在成本的下降反映到产品售价上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制造业产能和库存调整过程中对就业形势仍然会有较大压力。根据标普的房价指数显示,美国的房价已经回落到2004年初的水平,主要大都市区域的房价已从2006年中期的峰值下跌了近25%,房价的触底回稳已无法依靠市场的自行调节,大规模的止赎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次贷危机,政府为无力承担贷款的购房者买单是唯一的出路,但美联储注资国立房贷公司和房贷衍生证券市场的行动将最早在明年初显现其效果。
  欧洲央行的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的金融机构隔夜存款减少了460亿欧元,同时回购减少了150亿欧元,导致M3增幅的大幅下降,相对应政府票据的持有量大幅上升,可见欧元区银行跟随美国同行惜贷情绪也开始上升,增加持有安全的政府短期票据的需求,而减少放贷资金规模,金融系统的资金创造功能呈现萎缩,由于严格的货币政策限制,欧元区经济体政府无法学习美国绕开金融系统直接向市场注资,欧洲央行暗示的在明年继续降息也难以有效刺激流动性增加,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的联合财政政策显得更为重要,但各国自行实施的经济救助计划难以在欧元区产生积极合力,不能排除欧洲经济将晚于美国复苏的推测。
  综上日本、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不能将自身经济的复苏希望寄托在美国内需在短期内的迅速恢复上,扩大本国内需和寻找新的外贸市场将成为明年各国的首要任务,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加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规模和试行本币结算都有利于经济的互补和可持续发展。欧洲和日本在开发内需方面空间不大,唯独可倚仗的也许是加大高新科技的出口,东欧虽然可以成为西欧发达经济体的重要潜在市场,但当地政局的不稳定和经济基础薄弱被视为最大的障碍。

 

J3sUeNbe.rar (424.85 K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