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F5 Activity based costing(一)

1.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
首先,学员们先来一起总体认识一下作业成本法。从核算的角度出发,作业成本法作为新的一种方法代替了完全成本法。但是,与完全成本法不同的是,作业成本法可以说是更为智能一些,因为在作业成本法下,它会识别出来一些成本动因(Cost driver),以不同的成本动因来分摊Overhead则更为科学。
同学们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成本动因这个名词,意思就是造成这个成本的原因。在完全成本法下,所有的间接成本都是按照一个因素进行分配的,这样就会造成甚至是错差的分配。例如,某个生产工厂是按照部门所占的平米数进行Overhead分摊的,但是很不幸,因为厂子比较老,食堂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从最后结果看来,就是食堂承担的Overhead最大,但这显然是错误的。作业成本法就可以规避这样的错误,进行合理的分配。
2. 作业成本法体系的概要
作业成本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需要找出该企业主要的几项作业;第二步是找出成本动因;第三步就是建立成本池(Cost pool),成本池的作用就是将由同一个成本动因而制造出来的成本归集在一起的集合;最后一步就是将成本池中的成本按照相应的成本动因分摊到成本当中去。
网校为学员们总结了以下经常会碰到的成本动因,以供同学们进行参考:
成本可能的成本动因
订货成本订单的数量
材料的搬运成本搬运材料的次数
机器的调试费用调试的次数
机器的运作成本机器运作的时长
生产调度成本生产调度的次数
发货成本发货的次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