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leep的90后“酷”创业
当你在咖啡馆坐下来,忽然觉得孤单怎么办?除了找各种借口向邻桌搭讪之外,两个来自中国的90后帅小伙为年轻人带来了一种新方法。薛驰和李政林开发的APP叫做“Blleep”,已经在美国上线,目的是解决年轻人一个基本的交友难题:“我在这里,想找朋友,怎么做最快?”——打开Blleep,可查看附近的最新活动。用户可以查看介绍及参与成员,也可以参加群组讨论,或发送交友请求给其他参加者。
当然,仅仅加入其他人的“现成”活动是无法满足社交达人们的热情的!
点击“创建”按钮后,用户可以输入指定地址或选择当前位置来查看周围活跃用户数及好友数,随后可面向好友或所有用户创建即时活动。
“在这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提前很久挂一则活动信息,随时发布随时就可以有用户来参与”,薛驰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尴尬的咖啡馆搭讪变成一种“更酷”的方式交友。“比如我现在就坐在咖啡馆,那么我可以创建一个活动,告诉他们我会待到几点。附近有兴趣的人就可以随时来找我”,当然,地点可以换成年轻人常去的很多场所——K歌房、餐厅、酒吧,甚至图书馆、自习室。
“这是我们最主要的功能”,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beta版本中,创建活动功能被放在Blleep首屏,因为他们觉得这才是最酷的部分。但是当他们拿着产品给朋友试用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很难被理解。
“我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他俩当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普通用户对我们的概念完全不了解”。于是薛驰和李政林只能不断向周围的朋友解释自己的产品理念,虽然别人听过后都觉得这个idea不错,但用户的使用频率依然上不去。
“你以为你是乔布斯吗?”在朋友看来,有创新的想法是一回事,能像“教主”一样说服全世界则是另外一回事,很多人劝他们把自己的产品改的“正常点儿”,或者说更普通一些。
“我们不认为自己的理念有问题,我们的想法很牛,只是产品还不够流畅而已”,薛驰这样形容当时的状态。为了提高用户接受度,薛驰和李政林买足了Caltrain(加州火车)的车票,赖在车上不下来,见人就介绍自己的产品,去问对方的意见。
不断的接触让两个人慢慢发现,用户不来使用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不了解产品理念、害羞、甚至只是懒。为了让产品更加“平易近人”,他们把第一屏换成了查看已有活动。“效果好多了”,用户参与的频率和产品使用频率都都提高了不少,“痛过之后才开始了解怎么做产品”。
“摸着石头过河”,薛驰和李政林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业过程。对于这个直接从校园走出来的年轻团队,学会做产品只是第一步。
“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修改产品,当我们觉得产品没问题的时候,才发现推广才是大问题”。只有足够多的活跃用户,才能保证用户在发布了即时消息之后有更大的几率被回复,这种互动才是Blleep的核心。
“理论上我们知道应该去接触哪些人”,为了增加媒体曝光,他们向本地大大小小的媒体人发了一百多封邮件介绍自己的产品。“我们不只是群发邮件,我们读了每个记者和Blogger的文章,通过他们最近写的文章来发送不同侧重点的邮件”,然而这些邮件都石沉大海。
并不奏效的传统推广途径让两个年轻人颇为头疼,但是接踵而来的幸运却又给他们“砸”开了一线希望。
5月份,他们在酒会上遇见了一个旧金山女孩Navi Navjeet Kaur。“她就觉得我们的产品特别有意思”,凭借对Blleep的欣赏,Kaur帮助他们在金门公园举办了一场“草地趴”,吸引了一批热爱探索的年轻人来参加。这些人成为Blleep第一批“土著”用户。
这次活动之后,薛驰和李政林忽然晃过神儿来:“这不就是我们要做的吗?帮这些年轻人做一些酷的事儿?”于是,他们不再蹲在电脑前给媒体人发那些满是乞求语气的电子邮件,而是带着iPhone走到学校里,去找那些“校园英雄”。
在他们结交的校园达人中,有朋友众多的社交达人,也有粉丝爆棚的摇滚歌手。“他们可以帮我们把产品推荐给更多的人”,就在薛驰讲述的当天,一位业余摇滚歌手正在旧金山举办一场草地演唱会,“她通过Blleep发布活动信息,活动地点只有在今天参加我们的即时活动才能够看到——我在这里,我想见到你们”。
目前Blleep已经获得了6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未来一年他们希望可以从校园走出去,让更多年轻人“酷”起来。
页:
[1]